bluexin
一派掌门

[] 中国的女诗人,你还是回家做馅饼去吧!

-->


图片上为中国的女诗人赵丽华

    国家级女诗人赵丽华的诗歌在网站论坛“遭遇”网友恶搞调笑,掀起仿写狂潮之后,被网友们戏称“诗坛芙蓉姐姐”赵丽华,女,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先后在《南方周末》《中国民航》《晶报》《东方新报》《都市女报》《兰州 晚报》等几十家报刊开辟随笔专栏。参与主编《中国诗选》《中国诗歌选》。曾担任第二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评委,兼任《诗选刊》社编辑部主任。现居廊坊。下面就来“欣赏”中国的女诗人写的一些诗作。请大家继续读下去---- 

赵丽华诗作摘选:

《一个人来到田纳西》

毫无疑问
我做的馅饼
是全天下
最好吃的

《傻瓜灯——我坚决不能容忍》
  
我坚决不能容忍
那些
在公共场所
的卫生间
大便后
不冲刷
便池
的人

《我终于在一棵树下发现》
  
一只蚂蚁
另一只蚂蚁
一群蚂蚁
可能还有更多的蚂蚁

《我爱你的寂寞如同你爱我的孤独》
           赵又霖和刘又源
一个是我侄子
七岁半
一个是我外甥
五岁
现在他们两个出去玩了

   不知道大家的感觉是否与我一样,读了这些诗词后,我足足笑了两分钟,在我身旁的老公问我笑什么,我把这些诗拿给他读,他读完后冲我大笑:“老婆,她是诗人,那我看你就是诗仙了,而我也能成诗神了,哈哈!”。。。。。。

    老公说的没错,如果上面这些所谓的诗作也能叫“诗”,写出这些作品的作者也能被称誉为“诗人”的话,那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的诗至少比她好上一百倍!"如果大家说我是在吹牛说大话,那么赵丽华就是我的教唆者。不知道是应该去为我们中国的文学界人才辈出而高兴与骄傲呢,还是应该为我们中国的诗歌风格走上了另一条极端而感到悲哀与忧患。

    真的难以想象,顺口说出的口语只要不加标点符号,分成一截一截的格式就能以“诗”的形式著称,那么我们所有的人,包括文盲白痴都可以顺口出“诗”,不是吗,我们每天都在说着上百句,上千句的日常用语,这些简单直白的话都可以被带上“诗”的头衔,那真是我们中国诗坛的兴旺啊!如果赵丽华的诗被当年的李白、杜莆、白居易他们所读到,不知道会不会死地瞑目,但我可以肯定地说,他们定会气得把原来紧闭着的双眼再一次睁开。是啊,这可笑的女诗人与当今的中国文坛让群众失望。而且不仅是失望,更多的是忧叹。

    何以为“诗”,我不是诗人,不会写诗,也不会对诗的定义做个全面正确的解释,从我自己对诗的认识是:诗歌是文学的母体,也是文学的灵魂。诗歌所体现的是一种文学艺术的魅力,在读诗的过程中能让读者发现其中蕴藏的内涵与境界,诗歌是最能抒情的一种文学形式,它是文字的浓缩精华,它表达的是一种思想,抒发的是一种情感,它绝不是口语那样平白毫无意义。能写文章的人不一能会写诗;但一个会写好诗的人,他(她)一定就能写出各种各样的文学体裁。

   而赵丽华的诗看起来是四不象,那样的诗叫一个四五岁的小孩也能顺口说出几句,难怪她的诗作会被网民嘲笑,被称为是“诗坛的芙蓉姐姐”。不知道她本人对大家的嘲笑有什么反应,但看到她所做出的辩论,似乎对自己的文学水平一点也不否认,相反认为自己是在走一条创新的文学道路。我只知道,这些豪无意义与内涵的口语丢进垃圾箱更好,再也不要拿出来丢人显眼了,中国的文学领域也能接受这些无水平的诗作与接纳这位“滥芋充数”的女作家,那真是我们中国文坛的一大失误与悲哀。我想如果鲁迅先生还在世的话,一定会拿起他自己的文字武器来对中国的这位“女诗人”与当今的文风作一番严正有力的批斗的。

我曾经在网页里读到过这么一段话:“传媒的发达推动了分行文字的大量出产,一度隐匿的问题也同时出现:诗歌到底是什么,诗人其实是种什么人?显然,回答本身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而其中一些现象却正在分化中,比如在文化研究范围里,关于诗歌与诗人的定义仍是昔日意义上的,而在实践里和现实中,相当部份的诗歌及写作者不仅正与传统文化无关,甚至越来越远,有时,貌似位居前沿实则落后且愚昧。对于写作者,当技术与年龄有了变化,阻碍就集中在了个人文化资源的积蓄滤取及重组更新的问题上面。显然,传媒对诗歌艺术观念的影响越发明显了,有时几乎是局部的颠覆,弊端也日趋彰显,不少从网络现身的年轻人提着笔就直接跃将上了传媒提供的露天式大舞台,他们有太多的合乎年龄和实际境况的激情与感情,有源源不断的梦想、聪明和对语言的良好感觉,但是,他们对文化这个词其实是平行和隔开的,甚至,他们的知识或文化感直接就从网络的走马式阅读而不是书本以及足够的生活经验中得来,如此,与其说他们是诗人,不如说他们是语文人,或是聪明的写手,他们依赖的更多只是语言感觉,而这种“感觉”本身是不可能持久或不可依赖的。这一写作群体正越来越多,从民间市井风格类型及日常生活题材的散文化诗歌不难看到这种异口同声的联欢情景和初级的情感自娱的泛滥。《这段为引用》

    现在,网络上的写手多如雨后春笋,他们的文风自由随意,在自我感觉良好的小资梦境和小知意境里头,跟着感觉走。许多的网络写手写出的东东是在就事论事,以自己的主观意识来创作,他们那些人写出的只要是在抒情,就可以划分为行自称是“诗”,这种对诗歌的过度通俗化与大众化在一定的程度上歪斜了诗作的本身定义,扭曲了诗歌的风格,正如赵丽华写出的那几首“诗”充其量只不过是最普通的口语,没有任何的欣赏阅读价值与凝聚感染力,这些所谓的诗作拿给观众欣赏,只会遭到群众的嘲笑与讥讽,中国的文化何等丰盛,文学界的诗人是个个才艺双飞,象赵丽华这样一位无才无学的女子也能走上文坛的高峰,那定会引起公众的愤恨。我不会写诗,平时即便是写一些也感觉水平欠佳,总是不能满意,当读了她的那些“大作”后,我再也不为自己低劣的诗歌水平而自卑了,相反我感到万分的骄傲,其实我每天写的帖子就是很多首诗,只是我没有划分成行而已。

    自己的份量有几斤重自己应该最清楚,我说自己是中国文坛里的诗人,那是我在胡说八道甚至是在做美梦。所以也奉告我们中国伟大的女诗人女作家赵女士:“既然是一名文学作家,就应该写点象样点的东东给我们老百姓欣赏,你如果写出来的作品连我们老百姓都看不上,那你最好还是选择离开文坛,回家做你的馅饼、冲你的厕所去吧!”
#1楼
发帖时间:2006-09-28 08:10:05   |   回复数:35
游客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