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面舞者
武林高手

[] [10.31][转帖][中国][动作冒险][碉楼往事][BD-RMVB/5.47G][国语无字]

-->
[img=600,318 alt=]http://pic.phyrefile.com/h/hd/hdiy/2010/10/30/dlws.jpg[/img]

※※※※※※※ 影片信息 ※※※※※※※

【中文片名】:碉楼往事
【地  区】:中国大陆
【年  代】:2010
【类  型】:纪录片
【语  言】:普通话

※※※※※※※ 资料信息 ※※※※※※※

【剧情简介】:

  燕鹊喜,贺新年,爹爹去金山赚钱,赚得金银成万两,返来起屋兼买田。

  这首在广东民间广为流传的歌谣,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1848年美国加州地区发现金矿,广东农民应着金山的召唤,飘洋过海,前往美洲大陆。多年以后,当他们积累了财富,一些人在家乡修建了一座座碉楼。耸立在广东五邑大地上的碉楼,成为华工心中的光荣与梦想。

  《碉楼往事》将用影像穿梭在过往的 150多年的时空里,寻找华侨华人在异国他乡的足印,记录一场永不歇止的生命接力,全面展现华侨华人对世界文化交流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及对侨居国与祖国建设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力图借助一个个形象生动的华侨华人奋斗经历,弘扬中国人民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热爱祖国的伟大精神,向全世界呈现一部具有观赏与学术双重价值的华侨华人奋斗史。

  第1集 : 金山寻梦
  本期介绍了中国江门五邑华侨华人百年历史。江门是中国第一侨乡,早在唐僖宗乾符六年就有一批江门五邑人,随阿拉伯商人去了印度尼西亚第一大岛苏门答腊大岛。此后,源源不断的江门五邑人,漂洋过海远赴美国加入淘金者的行列,淘金者多半是身强力壮的中青年男子,人称“金山客”。金山客们一心梦想看到金山,淘到金子,带回沉甸甸的“金山箱。当时淘金者的基本装备就是牛仔裤,因为耐磨有禁脏,如今已成为国际品牌,是年轻追捧的时尚。中国华工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掘出美国的一片荒地当做自己的营地,勤劳朴实的中国人在这里打造出一片自己的天地,但是好景不常华工最后还是被美国白人给驱逐出去,现在这里只剩下一个残留的中国营地和当年的华工精神。

  第2集: 道钉无声
  亚伯拉罕·林肯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决定修建一条连通 美国东西部的铁路。铁路由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和中*央 太平洋铁路公司共同修筑。由于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雇 佣了华工,使当时濒临破产的他们起死回生。太平洋铁 路长690英里,被称为七大工程奇迹。华工对于铁路的修 建功不可没,他们向美国人展示了无与伦比的工作态度 ,他们勤奋、努力、勇敢,具有献身精神,克服种种苦 难,本应14年完成的任务,因为他们的存在,只用了7年 就完成了这个举世瞩目的工程。数万名华工,在遥远的 国度里,铸造了一个有一个钢铁长城。为了纪念那些默 默无闻的,为太平洋铁路建设付出生命与汗水的华工, 美国历史学家黄安年编著了一本历史画册《沉默的道钉》。

  第3集:祖屋情缘
  本集介绍了开平自力村的铭石楼是保存最完好、陈设最豪华的碉楼,方瑶珠女是铭石楼主人方润文的孙女方瑶珍,她是专程从美国回到故乡一睹铭石楼的壮观。铭石楼的主人方润文是自力村人,早年在美国谋生之后花巨资回家乡兴建了碉楼,方润文建好铭石楼后,把铭石楼精心布置,并摆上了不少从美国带来的家具,1948 年方润文在美国病逝后,应方润文的要求子女将其遗体进行防腐处理后,雇船运回自力村,葬于该村斜对面不远的小山丘里。之后的几代人在故乡上又建造起一座座奇特而坚固的碉楼,一个家族在一个多世纪的辗转迁徙过后,前程坚守的依然是故乡的碉楼。2007年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开平碉楼与村落”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第4集: 辛勤耕耘
  美国乐居镇,1915年一群来自广东中山的中国华人在当地一个白人地主手里租下了这块土地,他们把这里变成北美大路上唯一的一座完全由华人建立和居住的小镇。19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的竣工,让数千名华工失去了工作,他们不得不在加州辽阔的土地上重新寻找机会。美国朝田开垦公司的负责人选择了华工。美国旧金山渔人码头,150多年前的淘金热时代来这里吃海鲜的只有来自中国的华工。1905年的春天陈嘉庚开始在美国创业。华人最终成为推动东南亚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新加坡,经过几代华人经过尽两个世纪奋斗和努力,早在上世纪80年代新加坡就已经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雅加达,杨兆骥中华文化在两个国家间连通的使者。华人为保卫第二故乡而战。一场永不止息的生命接力,全面展现华侨华人对世界文化交流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及对侨居国与祖国建设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

  第5集: 魂断铁路
  本集介绍了1860年刚刚15岁的陈宜禧远赴美国当劳工,他利用工余时间向工程师学习铁路工程技术,并进教会学校学英文。两年后成为美国工程师的助手,开始从事铁路工作,在从事铁路工作长达40年之后,陈宜禧决定回家乡修筑铁路。1906年,陈宜禧开始主持修建新宁铁路,因此与詹天佑并称“中国铁路之父”。在修建新宁铁路的过程中碰到了重重阻力,陈宜禧亲自前去进行宣传解释,他还时常到工地督导,亲自动手和工人并肩干活,陈宜禧这些举措慢慢的化解了矛盾和阻挠。历经14年的施工新宁铁路全线完工,中国人拥有了第一条属于自己的铁路。直到抗战时期,**政府下令拆毁新宁铁路,现在新宁铁路只剩下一些残缺的路基,但陈宜禧为筑建新宁铁路排除万难,勇于牺牲的精神将永远被人们怀念。

  第6集: 落地生根
  本集讲述了中国人黄安去美国淘金,后开了商店卖日常用品,这个商店也是华人聚会的地方。华人到美国淘金、修铁路,后被美国人排挤,华人过着很艰苦的生活。华人成立了很多的会馆,这样华人有了依靠。美国在天使岛建立审查站,专门审查来美的华人移民。叶宏中在美国经营着一小药店。华人在美国的奋斗,改变自己和家乡的生活,同时也为美国创造出了财富。华人报纸的发行。

  第7集: 共赴国难
  本集介绍了1894年孙中山来到美国创建中国最早的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在最初的20名会员中大部分都是华人。早在孙中山创建反清的兴中会时,其成员有很多就是洪门中人从孙中山创建兴中会、加入洪门、创建同盟会到辛亥革命为止一共发动了“十次起义”。在抗战全面爆发后,海外侨胞以前所未有的规模组织起来开展了波澜壮阔的救亡运动,司徒美堂是最早加入洪门致公堂的,抗战时期被人誉为“洪门元老。他始终与祖国人民同呼吸共患难,为打败日本侵略者、拯救中华民族不遗余力,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成为公认的美洲华侨抗日救国运动的领袖。在抗日期间,中国的海上运输全部切断,当时的政府只能请求华侨技工支持陆路运输,在南侨总会的号召下,在海外的三千名华侨技工回来支持祖国的抗日。1945年在中国人民的团结下,日本宣布投降,中国赢得了一场重大的胜利,从此中华民族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

  第8集: 沃土新生
  1924年春天元旦,举行了毕业,首批毕业的18名学生有些紧张。在各届名士送来的贺礼中,一份来自北平的礼物显得十分特别。半个多世纪后,毕业于这所小学82岁高龄的梁华杰在毕业纪念册上找到了这位送礼人的点滴记述。介绍了梁启超中国现代史上响亮的名字,他与这所小学的渊源。当时的五亿侨乡有海外华侨华人捐资创办的新式小学已经遍布各个乡镇。1909年台山建起了第一所中学台山一中,这所是由海外华侨华人捐资筑建的各个学院。台山华侨为台山人出资创建了多家八音班和典艺设。本片通过收集了大量难得一见的珍贵历史画面,将一部饱含华侨华人血泪辛酸、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与血脉亲情的族群记忆真情实意地呈现在世人面前。本集主要介绍了海外华人华侨为教育事业和文化事业做出贡献,把中国文化传播下去。

  探寻碉楼背后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碉楼往事》导演阐述

  2007年6月28日,在新西兰基督城召开的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开平碉楼与村落”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申遗的成功,让更多人走进开平,了解开平碉楼。一时间,各种以开平碉楼为主题的纪录片和专题报道在荧屏热映,让观众了解到许多开平碉楼奇异而独特的建筑风格与历史。

  然而,在开平碉楼的那一座座饱经风雨的建筑背后,却隐藏着大量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这些故事不仅把一幅江门五邑华侨跨越百年的历史画卷生动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更牵引着我们去探寻那些客居四海,深耕他乡,却时刻与祖籍国血脉相连的海外华侨华人的生命轨迹。

  根在五邑,却需要放眼世界。于是,《碉楼往事》的诞生,并没有止步于碉楼——这些高大沧桑的建筑体本身,而是以她为基点,将视野扩展到跨越近千年,纵横整个华人世界的更宽广领域。长达一年的多国拍摄,鲜活独特的人文故事风景,返璞归真的纪实手法,难得一见的珍贵历史画面……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我们试图把一部饱含华侨华人血泪辛酸、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与血脉亲情的族群记忆真情实意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在一年短暂而紧张的拍摄过程中,摄制组不仅辗转于国内的北京、广东、福建、上海、香港等地,还一度在美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地奔波,为的就是探寻海外华侨华人在居住国留下的生命印迹以及现实的生存状况。在海外拍摄的经历,不仅使我们获得了第一手鲜活的影像资料,亲身经历真实的寻访过程更帮助我们在浩瀚如海的历史文字资料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一提到美国的移民审查站——天使岛,国人看到的、听到的最多的阐述往往是致使无数华侨华人受辱丧命的魔窟和人间地狱,我们在前期的调查和资料学习中看到最多的也是这样的描绘。然而,等真正来到美国,真正踏入这座“人间地狱”的时候,我们的看到和听到的却并非完全如此,真实的历史与他人转述间的差距需要我们用眼睛和心灵的切身体会和感受来弥补。

  八集的短促篇幅,需要我们用最鲜明的思想和最凝炼的语言把丰富多元的素材进行筛选和提纲,同样的历史,需要我们从更新的角度去阐释和解读:从故乡到海外,从落地生根到落叶归根,同为华夏子民,在世界的两端却传承着同样的民族精神和信仰;从改变国家命运,跨入强国行列的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到大洋彼岸岭南乡野中曾经轰动一时的新宁铁路,两条铁路同为中国人修建,却有着各自不同的命运与归宿;从中国到美国,同一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海外的赤子却用血肉捍卫了两个祖国的尊严……

  还有太多的故事没有讲完,还有太多的情感没有宣泄,还有太多思考的空间留给我们。然而,我们却也寄希望于借助这部作品,为关注那个特殊族群历史的人们打开一扇发现的窗,用我们在历史纵向经线上联结出的横向纬度坐标指引着他们去理解,去感受,去共同记忆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在实践中感受高清技术的优势

  谈高清技术在纪录片《碉楼往事》中的应用

  2009年10月,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纪录片展评会暨第六届国际纪录片选片会上,高清电视文献系列片《碉楼往事》获得了广泛好评,同时荣获此次评奖最高奖——特别表彰奖。

  《碉楼往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全方位反映华侨华人历史的影像作品。全景展现了以五邑籍华人同胞为代表的海外华侨华人对居住国现代文明的贡献,以及从清朝末年一直到当代,各个关键历史时期,他们为祖国作出的伟大贡献。

  在将近一年的前期拍摄中,摄制组辗转北京、广东、福建、上海、香港以及美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地,拍摄到了大量素材,保证了《碉楼往事》的真实性。

  在这部影片中,不论是拍摄角度、表现手法,还是叙事结构、讲述方式都堪称高水平。这是一次对华侨历史贡献和侨乡文化的本质与价值的全面展现,精美的电视艺术享受,观看的过程是一次思想与审美的陶冶。这部影片获得的成功离不开高清技术在片中的应用。

  为了能更好的提高画面的清晰度,让画面更显自然、质感真切,使屏幕中的缤纷世界更加的美丽夺目,《碉楼往事》剧组使用了Sony的HDW-F900和HDW-750P 两款高清摄像机同时进行拍摄,高清摄像机的色彩还原能力是标清摄像机无法比拟的,清晰度和画面层次方面的效果更是让人惊叹。同时,高清摄像机在光线过渡上非常柔和,可以将明暗层次表现的淋漓尽致。通过高清晰高品质的画面,再现了海外华侨异乡创业和五邑侨乡的变化,这也是为什么该片会得到业内众多人士好评的重要原因之一......   

    [*]碉楼往事(8集全).2010.MiniHD.720p.x264.AC3-CnSCG
    [*]Release Date......: 2010-10-30
    [*]Theatre Date......: 2010
    [*]Genre.............: Documentaries
    [*]Source............: HDTV
    [*]Video Bitrate.....: x264 L4.1 High 2816 Kbps
    [*]Frame Rate........: 25.000 fps
    [*]Audio.............: Mandarin AC3 DD2.0 448 Kbps
    [*]Runtime...........: 30 mins x8
    [*]Resolution........: 1280 x 720
    [*]File Size.........: 700MB x8
    [*]Encoder...........: HDiy@CnSCG

复制代码
  郑重声明:
本站提供的所有影视作品均是在网上搜集任何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均不得使用,
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本站将不对本站的任何内容负任何法律责任!
该下载内容仅做宽带测试使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请购买正版!


[img=248,64 alt=]http://pic.phyrefile.com/h/hd/hdiy/2010/10/19/screens.png[/img]

[img=600,337 alt=]http://pic.phyrefile.com/h/hd/hdiy/2010/10/30/dlws1.jpg[/img]

[img=600,337 alt=]http://pic.phyrefile.com/h/hd/hdiy/2010/10/30/dlws2.jpg[/img]
#1楼
发帖时间:2010-10-31 15:44:46   |   回复数:9
游客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