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随缘分
一派掌门

[] 十二身形:一场惟妙惟肖的模仿戏

-->
我真的很想问一句,这部电影是专拍来开骂战的吗?!若果是,那就恭喜你了,你成功地引我进圈套,然后使劲地要我和我的银子、时间之间计较,就只为了这半个小时的吐糟,顺便帮你做宣传!姐我没收红包,所以也就没有奉命行事之嫌,纯粹说个观后感。

十二生肖,名字本身就够贺岁,情节还可笑得可怜。毕竟大多数贺岁片都想法单一,乏善可陈,赚个大钱好向老东家交代就够了,管你什么剥削老百姓什么坑爹烂作不成?是不是一到过年,老百姓的头脑就会变得异常简单,所以只要成龙照样摆出大哥姿态,就可以哄得你乖乖掏腰包,比趁火打劫还厉害,真的比抢来得便宜就手。说实话,作为一名打星,跟花瓶没什么两样,戏路同样窄,可能口碑上会好些,起码都付出了血与汗的,于是观众就最容易同情心泛滥,至于日后要转型什么的,比如要从武戏转文戏,考验就更大了。观众像发现新大陆一样,疾呼:哇塞,原来成龙是有戏之人啊。真白痴,站在镜头前就需要演技好吗!哪怕是真正意义上的武打片,真的不是为打而打的,好歹也凑个前因后果付诸感情嘛,A片也不至于只为干而干吧,更何况人家打了几十年,岂不是白打了?!或许我说错了,观众一年到头的头脑都十分简单,你不相信?等着吧,过几天你就可以看到什么“十二生肖刷新票房记录,劲赚好几个亿”之类的注水新闻。这统统都是一堆屁,票房什么的会比电影本身更有说服力?!姐我看着就想骂娘。

没看过的观众,咱们先来看看剧情简介,直接复制的,懒得打:“成龙扮演的杰克为领取国际文物,贩子劳伦斯开出的巨额奖金,四处寻找“圆明园”十二生肖中失散的最后四个兽首。在寻宝过程中,他爱上了中国文物专家关教授的女儿Coco。被关教授父女的爱国情怀所感动,一向惜金如命的杰克在最后关头放弃了金钱,转而帮助Coco全力挽救国宝,最终将寻回的兽首归还给中国。”捉几个关键词:寻宝+女人,顶多还有一个爱国。看着就似曾相识,难道是神话+功夫之王+飞鹰计划?哦耶,又一场大杂烩,观众有眼福了,一下子回顾多部“大片”的精华。不过我并没有要诋毁成龙的意思,毕竟他以58岁高龄还打得如此漂亮,如此劳苦功高我们怎么忍心还在尖酸刻薄其粗制滥造。哪里粗制滥造了,人家可是3D巨献啊!谁说3D就是一律的好货,你忘记了画皮2这超级无敌坑爹货么!

好吧,我们就顺便借3D这个显微镜来看看清楚这部十二生肖到底藏有多少乾坤,看得出来成龙大哥真的拼了老命了,拳拳到肉,会让你看着眼上,痛在心上。最惨的是,成女郎这次没闲着,不像之前穿着暴露地站在旁边扭腰,而是上场血拼。唯一安慰的是,成龙大哥还找来一大堆星星助阵撑场,其实单凭你的号召力真不至于此,那个权相佑我对他真的很无语,估计成龙是想兼顾师奶市场才邀他出演,一副悲情韩剧的娇嗔相,看着无语,叫板张东健可能更好。至于由舒淇房祖名李宗盛陈柏霖等组成的酱油党实属用来视觉刺激的,没什么特别,反正钱照收,人情照卖,面照露。

看十二生肖,你会发现成龙还是没变,一如既往地爱耍宝,表情多多,都一副老骨头了还是那么的精灵古怪。说得狠点,其实他就在自己一早已经铺垫好的基础上模仿,几十年过去了,被你的戏带大的现在已一派老成老道的观众现在都可以总结出你的电影的“个性特征”,换句话说,成龙带着自身“成家派”标签的电影也已在时光的深谙处升华至一种古老的套路,绕死在里头,萦绕着一种纠缠不休的苦逼感。既然要杀入贺岁档,按照国际惯例,本片走的当然是嬉笑怒骂的路线,不容许掉泪,不容许悲情的大提琴到处肆扬,所以整部戏你就看到一大堆极地冒险啊、追车啊、枪战啊、肉搏啊、爆破啊、群殴啊、单挑啊等等之类的小儿科,边打边闹,要多欢乐有多欢乐。自己乐还不够,还要全世界同乐。说个正经点的事,根据非官方数据统计,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成龙的作品便是世界级的,走国际路线,要么是完全国外取景,要么凑个外国艺人,要么有个大国际视野的电影主题,如今十二生肖也不例外,同样国际范十足。既然你要坚持拍给全世界人看,要中国电影走出去,也得考虑一下协调感吧。如此一来,同为大叔当道,感觉上敢死队好点,有塑造成武打片经典的潜力,至少我们不会在外来文化会不会使电影不够味这个细小的点上纠结。

只要你足够眼尖,你都可以从中捕捉到不少成龙过往的影子。一个即将老去的人每逢做一件新鲜事,总会离不开怀旧,至少本质上是如此。无论成龙照着镜子模仿过去的自己模仿得多漂亮多精细,他已经回不过去,他只希望通过经典桥段,如痛就咧嘴甩手,败就连滚带爬,得意就动眉毛,尴尬狼狈就耍杂耍,让你知道他还能打。没错,每当他得意洋洋地赢得一场战役,粘着血丝,渗着汗水,一副痛快状,终将带动影院内外整整几代人的记忆。倘若你真的看腻了成龙在“比武”的间歇还像他以前一样挤眉弄眼,你必须得大发慈悲地原谅他,原谅他的老,因为他已经迟缓到只知道观众很爱他这一套“谐趣功夫”,然后你就识趣地笑笑吧。

如果你就一心只为重温还是孩童或还处于青春期时看小成龙武打的欢乐时光,这部戏会值回票价的,可惜我是个只懂吹毛求疵的人。想想,现在的00后应该比较少看成龙以前的代表作吧,90后的我也是在爸爸的熏陶下接受成龙电影的启蒙,那时是会和爸爸一起拍手称快的,现在依旧对那模糊不堪,昏黄尘掩的镜头十分怀念,所以对这3D+高清版的“复制品”有点看不惯,骂一两句也属正常,相信也会有人和我同等感受的,而且手痒,赶快下一部飞鹰计划来重温。
#1楼
发帖时间:2013-01-01 14:38:07   |   回复数:5
fjxfan
一派掌门
2013-1-2 #2楼
d13894967068
江湖小虾
你可真够尖酸刻薄,那些烂片的票房里也有你的一份功劳。如果演员每拍一部电影都和过去不一样,很快就无戏可拍了。
2013-1-2 #3楼
chuang10
江湖小虾
呵呵~~~~同感同感!
对看着成龙大哥的电影成长起来的这一代而言,看着大哥这个年纪还在屏幕上卖萌,是在是很难不让人觉得英雄迟暮。可郁闷就郁闷在,每次冲着大哥的面子走进电影院,出来的时候往往都是一声叹息。
或许大哥也如金庸一般,在顶峰激流勇退,留给我们的,便不是这种带着怀旧感情的烂片了。
2013-1-2 #4楼
ganxy
江湖小虾
先说一句,这是成龙大哥最后一部动作片了!!!
在最后一部作品中插入以前的经典桥段,和观众一起怀一怀旧,把自己一生的精彩重现,包容其中,这可以说是国际惯例了吧。况且这次的十二身形同样有新东西,比如轮滑服。
票房不比电影本身有说服力?这不是《闪闪的红星》,也不是《海洋》,这是商业片,即商品。检验商品好坏的最主要标准就是市场。你尽可以举出LV,阿玛尼等等靠商标生存的例子,但你不能否认他们也同样为品牌本身注入了价值!第一批进入电影院的可能是想看成龙,但第二批,第三批就是真正关注电影的人了。如果没有第二批,第三批,甚至是第二次,第三次入场的人,票房能上去?
90后不看成龙?对不起,我95年的,我身边的人都看过《飞鹰计划》、《A计划》等的的成龙的电影,至少所有的汉子们。你这样“姐”,我只能说 “呵呵”
2013-1-2 #5楼
阿Q阿Q阿Q
武林盟主
不管咋说成龙大哥是真心地付出了,总比看那些缺盐少醋的爱情片好吧。在高科技泛滥的今天还能够看到拳拳到肉的真正功夫片,咱们就应该知足了。成龙大哥的戏路子一直是这样的,真改了戏路估计又会有人接受不了了。得问一句“这是成龙吗?”可以说,成龙大哥拍过的数十部戏就代表着中国香港功夫片的成长历程。
2013-1-2 #6楼
游客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