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lted
小有名气

[] 《刺杀神枪侠》:生得诗意,死得哲学

-->
电影本身和片名(《The Assassination of Jesse James by the Coward Robert Ford》)一样,要一口气读下来,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首先,影片的长度和内容,让习惯于西部片快意恩仇的观众们打起了哈欠。两小时四十分钟,讲的什么内容呢?基本上就是片名所说的东西,也许再加上一些看似无聊而琐碎的闲聊,完了。

  一般来说,片名如果明确预示了影片的“戏肉"部分,那编导或多或少地都会故意吊观众的胃口,例如营造一些和戏肉有关的“尝试",但是又不让他们成功,从而让观众一惊一乍地暗爽不已。《刺杀神枪侠》不是这样,它既没有“出其不意"地先给出结果然后再倒述缘由,也没有营造步步紧逼的压力好让观众的神经在最高潮的时候崩溃。它就那么不紧不慢地前进着,松散得似乎没有节奏——这让期待看到“刺杀"氛围的观众发狂。但这种发狂不是“更加期待"的发狂,而是“拂袖而去"、冲出影厅的发狂。

  本片看起来也不像一部人物传记,它对主人公的刻画严格遵循影片内容的时间限制,没有任何交代背景的闪回。即使有台词或者旁白交代了些主人公没有出现在叙事空间的材料,那也是含糊不清、无法确认的。影片对于主人公的表现,也是不连贯的,有很长一段时间甚至抛开主人公,而将镜头对准他的同伙的无聊生活。即使当主人公在镜头的中心时,他们的表现也是出人意料的,充满了突发的歇斯底里和冗长的沉默滞。全片镜头的运动也“沉闷"无比,基本上没有快速动态镜头,静止的时候又不如小津之流那么细腻朴实,还总是诡异的缓慢移动……一切的一切,都使得该片给人两种印象:一,松散缓慢;二,不可捉摸。

  然而,这两种特性,对于影片的表现特征与表现目的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正是这两种特性的交织,才以不一样的方式塑造出独特的西部片人物。

  如果大家还记得《魔戒》第一集的开场白,就会明白,所谓“历史",其真相对于现代人而言,本身就是模糊不清的。无论资料如何详尽,和当时的时空相比,始终是只鳞片爪。所以,所谓历史故事,终究都是我们以自己的思维去重新演绎。说得好听点叫“古为今用",不好听的话,就是“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丑"了。

  和虚拟的中土大战一样,历史上真实的杰西詹姆斯(Jessie James)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已经不可考了;对于电影来说,其实也根本没有考据的必要。而且,本片的目的,也是刻意回避常规的传记片手法,因而对人物表面上做了什么、或者怎么做的这些过程性的东西都不感兴趣,编导看重的,是对人物的心理表现。

  内心的东西,直接说出来往往效果很差,角色的外在行动可以作为一个引子,但并不一定引向确定的目标。有时候,有意无意地使人物充满不确定性,费人思量的感觉也挺好。特别是对于本来就充满神秘色彩的大盗詹姆斯而言,这种支离破碎地表现所折射出的不可捉摸的性格,更有助于凝聚主角的形象气质。詹姆斯之所以独特,之所以这么有魅力,可能就在于谁也无法读懂他,有时候甚至连他自己也恍惚。一个自己都无法预测自己的人,自然是别人难以超越的,这让影片的另一主角——“懦夫罗伯特"(“Coward" Robert Ford)大为困惑。

  影片对于二者关系的刻画,同样充满不可捉摸的色彩。影片越是对此语焉不详,就越发勾人去猜测各自的想法。说到这里,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同月上映的《决斗尤玛镇》(3:10 to Yuma)。两部电影都是西部片,都有偶像级别的匪首,而且都有无限崇拜匪首的匪帮成员。唯一不同的是,在《决斗尤玛镇》里,对二者关系的描绘是直观的,直观到甚至无需用心;在《刺杀神枪侠》里,二者的关系是“说不清,道不明"而且“剪不断,理还乱"的。很可能,“懦夫罗伯特"同学对詹姆斯的崇拜之情,已经隐隐约约触及到了“断背"的边缘。一个一心靠拢崇拜对象的人,他有两种方法可以达到对偶像的终极占有:其一,无限奉献自我,至死不渝;其二,将偶像的一切占为己有,包括生命。《决斗尤玛镇》与《刺杀神枪侠》中“情意绵绵"的匪帮成员,分别选择了这两种不同的方式,如此类型相同风格大异的两部影片间的诸多牵连,不啻为今年影坛的一件趣事。

  当然,这一切都是俺的猜测,其他观众也可以有不同的猜测,这也是电影的魅力所在。本片的一切都显得很低调,但是又有足够细节充斥其中。也许你看完之后什么都不记得了,但是当别人提及某些细节时,你可能马上会“心有戚戚焉"起来。不妨把这看作一种最高明的回味,影片本身似乎并没有提醒你回味,它甚至让你在观看的时候很不耐烦,但是很多有意思的细节,已经像无色无味的毒气一样,侵入到了观众的神经。在某些恰当的时刻,也许是很不经意的,你的心会猛的一动:原来这些东西还是很有味道的……

  影片的摄影,对于营造这种独特的效果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多数时候,镜头下的画面组合,有种梦游般的效果。抽色处理的效果,大量对于空旷原野的全景镜头,使俺恍惚间以为是在欣赏泼墨山水,可偏偏其中的人物又是西方的典型牛仔。这种奇特的错位感,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如果仔细回味一下电影画面的话,会发现本片的摄影的确是具有超一流的掌控力。有些场景在看的时候就很有魄力的,典型的如那个詹姆斯在火车来临之前“一夫当关"的氛围。注意,俺说的是氛围,而不是姿态,因为这个场景中更重要的是整体的感觉,不仅仅是画面的构图与镜头的移动,还包括声音对气氛的推动作用。结尾时几场“演出"的戏份也非常诡异,观众甚至可能觉得比真正刺杀的那一刻还好看。

  但是,真正刺杀的场景,就是俺想说的“事后才能体会到的妙处"。那最后的一刻,是对詹姆斯心理把握的一个突破点。我总觉得那时的镜头有些古怪,它事实上是暗示了詹姆斯知晓一切的;因此,那一刻看起来不像是“懦夫罗伯特"抓住了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而更像是詹姆斯故作无意地把后背露给了暗杀者……永远让人无法琢磨的詹姆斯,他居然是在期待那一刻么?这种想法,对于重新审视两个人的心理、回味他们关系的发展、乃至读解影片后五分之一罗伯特兄弟的精神状态,都是至为关键的。当然,一个附带的后果,是让人想再多看几遍电影。本片也的确需要多看,因为你很可能在看第一遍时睡着了……

  至于表演,个人认为是导演在对整体氛围精确把握下的一个副产品而已,如果他能调度出如此出色的场景,调教出几个低调而传神的演绎,是没什么可奇怪的。人物的表演,必须和角色的心理综合起来分析,否则单单夸奖演员,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刺杀神枪侠》有可能是这个冬季好莱坞最异类的电影,不是故意标新立异那种另类,而是天生气质就与众不同。欣赏影片的过程,如同感悟一首写得极简约的诗,需要从并不连贯的语言中寻找韵味。而詹姆斯之死的哲学意味,不仅对罗伯特来说是个迷,对观众也是个黑洞,人们一边震颤于不可预知的恐惧,又忍不住被深深吸引。我觉得这种“气质美女",和那帮“申奥"的“艺术片"们完全不是一个路数,我甚至觉得本片在明年的奥斯卡上恐怕会空手而归;但是,因为那十年难寻的气质,我愿意拜倒在这个孤芳自赏的“美女"脚下。
#1楼
发帖时间:2009-01-13 16:26:32   |   回复数:0
游客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