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yzq
小有名气

[] 《投名状》:醉人的悲剧

-->
《投名状》:醉人的悲剧       文/基督山伯爵
“野心家本身的存在,也不过是一个梦的影子,一个梦的本身便是一个影子”
——《哈姆雷特》
陈可辛用了整整两个小时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刺马”的故事,故事本身并不复杂,复杂的是人物细腻的内心世界。如果说李安的《色戒》是对人物内心的细腻描绘的话,那么陈可辛的《投名状》就是对人物内心的精致诠释。
电影公司对《投名状》的定位是战争电影,但是影片中战争的戏份随着剧情的发展被逐渐地放到了一个次要的层面,观众更关注的是庞青云、赵二虎、姜午阳三个兄弟之间的人物感情戏。而战争仅仅是用来推动三个人物内心世界变化的一个辅助工具。
庞青云属于那种有着极强野心的男人,但是道路走偏了。庞青云所有的行为都是有着一个明确的动机的。比方说在影片刚开始时庞青云的装死,他装死是为了他日的东山再起,他懂得“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道理,所以他也信奉“兵不厌诈”、“卧薪尝胆”之类的基本原则。他可以在走投无路的时候抛弃尊严,以平分南京为条件向魁子营乞讨军粮,也可以在成就大事之后背信弃义巩固成果。
为了达到目的,庞青云可以不择手段,即便是歃血为盟立下的投名状,在他的眼中也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协议,是他为了获取东山再起的资本而签下的一个合同,随时都可以违约。对于这个投名状,他也很明确地告诉过姜午阳“我不相信投名状,我相信的是你和二哥”,前半句是真,后半句也是真,只不过后半句中他所相信的实质是午阳和二虎可以帮他东山再起打下南京,成就他的宏大野心。

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说“野心家本身的存在,也不过是一个梦的影子,一个梦的本身便是一个影子”。庞青云的存在就是一个梦的影子,庞青云所作的是和平之梦,从出发点来说,他是渴望和平的,为了完成这个梦想,他可以用尽各种手段,在他的眼中只要是为了达到目标而做的事情都是值得的,他的信念就是“以后你会知道,我这么做是对的”。然而和平之梦终究只是梦,梦的本身便是一个影子,影子是看得到但却抓不着的,庞青云看着这个影子,却抓不着这个影子。庞青云所代表的是典型的“国”,他所想的是国家,是百姓,他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在当时的社会制度下他注定是封建统治者手下的一个棋子,在清末这张混乱的棋盘下,他迷失了作为一个好人的本性。他背叛了与自己立下投名状的兄弟,投向了未知的世界,于是他离正道越来越远。
赵二虎、姜午阳就不一样了,他们本身所处的社会阶级就是最低层的,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在乱世下生活下去,他们不像庞青云那样思想复杂,他们所想的不是“国”,而是“家”,是一种典型的平民思想,本身和庞青云就不是一路人。为了生存他们抢劫军粮,并因此而受魁子营欺压,而这个时候庞青云给他们指明了方向——投清军。

赵、姜二人之所以当兵只是为了不受人欺,而庞青云正是利用了他们这种单纯的思想来做自己野心之路上的铺路石,于是就有了那场壮烈的舒城之战。
舒城之战是全片中最壮观的战争场面,发生的时间也相对靠前,他对整部影片的前半部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陈可辛用了大量的时间来展现舒城之战,场面调度得相当完美。在这些战争场面中他力求真实,通过最直接的硬动作来表现战争的残酷。而且最难能可贵的是我们第一次在国产的战争片中看到了明确的作战策略,这在中国战争电影中绝对是一个全新的突破。以往的战争片中我们只能看到领导者对下属模糊不清的作战安排,不是叫这个从左边进攻就是让那个从后面包抄,具体怎么个攻法怎么个抄法观众全然不知。而《投名状》就说的非常明确,所有的冲锋就是为了给弓箭手赢得那至关重要的100步。
这场战争对人物性格的刻画相当出色。庞青云的那句“你给我记住,战场上永远只有一个头”直接地展现了他的那种统治欲;赵二虎在口令未喊完时的抢先冲锋也直接的体现了他一心为手下弟兄担忧的“义”;姜午阳的敢死队用来体现他的单纯也是再贴切不过的了。陈可辛把战争场面拍得很细致,各种细节都拍了出来,尤其注重在战斗过程中对人物脸部表情的特写,
脸部特写在这里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展示人的脸要比展示事物的有含义的外部特征更重要。面部表情足以表达人的主观意识活动,它比言语还要主观,因为词汇和文法多多少少还要受通用定则和习惯的限制,而面部表情却不受种种客观规则的制约。敢死队冲锋死伤惨重的时候庞青云的脸部表情被特写了,赵二虎抢冲的时候也特写了庞青云,庞青云的每一次脸部特写都直接地深入到了这个角色的内心世界(其他角色也一样),李连杰在这里功不可没。
纵观李连杰以往的电影,好莱坞的那些垃圾弱智电影就不提了。在好莱坞,导演只表现了他的功夫而忽视了他的演技,是陈可辛给了李连杰一个表现的空间,毕竟中国电影是重人物的,而不是重动作。
《投名状》中所有将要发生的故事基本上都是观众可以猜到的,观众很方便的就可以进入到整个故事之中,金城武时而出现的旁白很大程度上对观众起到了一种导向的作用,而且每一句旁白都相当的压抑,最典型的当属“后来我知道他骗了我们,那一刻只是他野心的开始”。
这种压抑的感觉并不是由于电影本身的闷,而是来源于陈可辛对人性的那种深度挖掘。庞青云这个角色在刚开始的时候你并不会感到他的坏,他的坏是随着情节一点点堆积起来的,并且在背信弃义时完全爆发。
舒城之战以后战争戏几乎没有了,苏州与南京的攻城戏都是被迅速过渡掉的,很好的避免了战争场面重复出现给人带来的疲倦感,开始了大量的煽情场面,包括阵地上夜晚的那种哀嚎,从侧面反映战争的残酷。
苏州之战的大屠杀将重点放在了对赵二虎的刻画上,着重表现了赵二虎的“仁”和他的“家”思想,同时也点到了姜午阳的“纯”。
姜午阳的“纯”在杀嫂子的时候被表现到了极致,他天真的认为只要杀了“乱我兄弟者”就可以救二虎,全然不知庞青云杀二虎的政治意图。他是一个悲剧。他的“纯”反衬出了庞青云的“恶”。
赵二虎的死是整部影片最煽情的地方。镜头频繁地在赵二虎中箭与庞青云独白之间切换,显得悲怆无比,最可悲的是二虎中箭的时候浑然不知箭是大哥派人射出的,口中还喊着何魁的名字,就连最后死去的时候他还是喊着“大哥”——他为救大哥而来却死于大哥的箭下。
陈可辛在《投名状》中还运用了大量的隐喻,不同的牌坊,京剧脸谱,都是用来暗示三人不同的人物性格的,庞青云在冰面上的如履薄冰更是意味深长。

中国人的悲剧意识是与生俱来的,作为一部以战争为背景的英雄史诗片,《投名状》的悲壮依旧是在一个“义”字上做文章。庞青云的死是必须的,对朝廷来说他是一个重大的威胁;对姜午阳来说,“杀我兄弟者,必杀之”,这是天经地义的。于是庞青云中了朝廷的枪,挨了午阳的刀,倒在了血泊之中。午阳也按“不求同生但求同死”的誓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他们的死中,我们体会到的是无比细腻的人物内心情感。

陈可辛赋予了《投名状》浓厚的中国韵味。
  从《投名状》开始,中国正式有了成功的商业大片,《投名状》的战争场面很大气,很实在,没有了传统打斗中的花拳绣腿,全部都是实在的近身肉搏,场面也因此而显得血腥。这样的战争场面能够在中国的电影院中播放应该说已经非常不容易了,也算是一个重大的突破。《投名状》的故事性绝对是近年中国大片中数一数二的,比起张艺谋那几部只重视视觉效果的电影来说不知要强上多少倍。

毕竟电影是用来讲故事的,故事性永远都是第一位的,至于电影所要表达的人性啊,特定社会时期的社会状况啊,残酷啊,都应该是建立在一个好故事的基础之上的,从这一点来说,张艺谋真的要向陈可辛好好地讨教讨教了。观众要的不是迷惑眼睛的画面,而是真正能够震撼人心的故事。

从《投名状》中,我们看到的是国产电影的新希望。
#1楼
发帖时间:2007-12-30 09:42:45   |   回复数:8
游客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