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lfcxhsyz
小有名气

[] 长征路上,70年里我们从未忘却.

-->
70年,沧海桑田,世事巨变。但关于长征的话题,仍然吸引着全世界关注的目光。21世纪的中国人,是否能以更广阔的视野解读发生在70年前的那次震撼世界的远征?或者说,今天的我们应该怎样从长征的历史中获得具有当代意义和价值的认知?
关于长征的记忆,永远铭刻在张海仕老人的心里。她说:“人老了,总习惯回忆过去。有时候,想起那些曾经并肩战斗却在长征路上倒下的战友,想想他们,要是能活到今天,该有多好。”她希望新时代的人们珍惜幸福时光,好好生活,好好工作。
“有些年轻人对长征的了解太少了,他们理解的长征仅限于‘吃苦’。这是不全面的,我们说年轻人要学习这段历史,既不是说教,也不是要求他们死记硬背。”“这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社会、家庭和学校都要承担起责任”。 “长征锻炼了一大批人,从这个熔炉里走出来的人称得上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如今,虽然条件好了,但长征精神却是不变的,我们要世代不忘,把它作为民族文化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10月13日,“探险勇士”王龙祥(左一)、红军老战士王祖宏(左二)在为大学生签名。

10月19日,天津科技大学举办“讲革命传统,弘扬长征精神”报告会,邀请85岁高龄的老红军李元兴为200多名在校国防生作报告。
社会学家:“长征精神没有远去” “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累不累,看看革命老前辈。”李汉林说,这句流行语从侧面说明了长征精神没有远去,没有被尘封,它就在我们的身边,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教育着年轻一代。
哲人说:如果追随理想而生活,本着真正自由的精神,勇往直前的毅力,诚实不自欺的思想而行,则一定能够达到至善至美的境地。红军的长征,也是一种精神的长征:以“真”为开始,以“善”为历程,以“美”为最终的追求。 70年前,美国青年埃德加·斯诺曾如此评论中国红军的长征:“在人类活动史上是无可比拟的”。70年后的中国青年,总不免要继续追问——这支红色的军队,靠什么演绎了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的故事?
长征之所以为长征,绝不仅仅是血战湘江、突破乌江、四渡赤水那样一种对战斗精神的考验,还因为长征所必须跨越的雪山草地对于生存意志和生命极限的最严酷挑战。班佑,是红军走出草地后的第一个大村落,在这里流传着许多红军故事:红军离开后,藏民看到很多房子里都有死去的红军,他们清理时发现红军的遗体都非常轻,一只手就可以提起,而且一拉就发生断裂……这让在生死问题上旷达自然的藏民困惑了很多年。在这些悲壮的生命故事里,人们知道了什么叫“流尽最后一滴血”、“耗尽最后一点力”。


长征路上的红小鬼

图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馆藏的3块银元和1枚铜币,它们是朱德、康克清夫妇当年在红军队伍中分到的“伙食尾子”(资料照片)。在长征中,红军实行供给制,从最高首长到普通士兵,每人每天的伙食费只有5分钱(当时钱币)。即使钱这样少,参与伙食管理的同志也精打细算,从而到每次结算时,都有一些伙食节余。这些钱在经过士兵委员会讨论后,一般也会按照从最高首长到普通士兵一律平等的原则平均分配给大家零用。红军官兵把这种结余叫“伙食尾子”。

10月20日,观众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参观《伟大壮举 光辉历程――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展览。

斯诺与大渡河勇士的合影照 斯诺与大渡河勇士合影(资料照片)。

四川石棉安顺场大渡河渡口:1935年5月25日9时至29日17时,短短的4天又8小时的时间里,红军两次上演长征路上最为精彩的经典之战:强渡大渡河和飞夺泸定桥。

QUOTE:
据不完全统计,长征队伍中,大约54%的人都在24岁以下,只有4%的人超过40岁。正是这样一支散发着蓬勃朝气的队伍,背负着一个古老民族的希望,走向一个国家新生的旅程。正是在纵横无向的穿行中,长征仿佛地理大发现一样,在神秘的西部地域开辟了一条摆脱覆灭、战胜死亡的通道。有人说,红军开辟的,事实上是一条创造历史的精神航道。

长征,已不仅属于过去。
我们将一直走在长征路上。


十送红军

(江西民歌)

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
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绵.
山上(里格)野鹿,声声哀号叫,
树树(里格)梧桐,叶呀叶落光,
问一声亲人,红军啊,
几时(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

三送(里格)红军,(介支个)到拿山,
山上(里格)包谷,(介支个)金灿灿,
包谷种子(介支个)红军种,
包谷棒棒,咱们穷人搬,
紧紧拉住红军手,红军啊,
洒下的种子,(介支个)红了天.
紧紧拉住红军手,红军啊,
洒下的种子,(介支个)红了天.

五送(里格)红军,(介支个)过了坡,
鸿雁(里格)阵阵,(介支个)空中过.
鸿雁(里格)能够,捎来书信,
鸿雁(里格)飞到,天涯与海角,
千言万语嘱咐,红军啊,
捎书(里格)多把,(介支个)革命说.

七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五斗江,
江上(里格)船儿,(介支个)穿梭忙.
千军万马(介支个)江畔站,
四方百姓泪汪汪,深情似海不能忘,
红军啊,革命成功,(介支个)早归乡.
深情似海不能忘,红军啊,
革命成功,(介支个)早归乡.

九送红军,上大道.
锣儿无声鼓不敲,鼓不敲.
双双(里格)拉着长茧的手,
心象(里格)黄连,脸在笑.
血肉之情怎能忘,红军啊,
盼望(里格)早日,(介支个)传捷报.

十送(里格)红军,(介支个)望月亭,
望月(里格)亭上,(介支个)搭高台.
台高(里格)十丈,白玉柱,
雕龙(里格)画凤,放呀放光彩,
朝也盼来晚也想,红军啊,
这台(里格)名叫(介支个)望红台.




希望斑竹置顶此帖.让我们一直走在长征路上。


引用:
鼓励评分10----god
#1楼
发帖时间:2006-10-24 18:33:36   |   回复数:36
游客组